改革开放四十年,海港区这样走来……
声明:本公众号对原创稿件享有版权,转载需注明出处
1978年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,重新确立“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”的思想路线,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“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”,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篇章。1984年,秦皇岛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,作为主城区的海港区,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,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。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,见证了海港人40年拼搏奋进,砥砺前行;见证了海港区40年劈波斩浪,扬帆起航。
城市的“中心线”旧时的海港区,曾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:一条马路一只猴,站在南头儿望北头儿。这显然是在形容海港区“地小人少”,而那一条路,就是文化路。1983年海港区城区面积15.7平方公里,仅有河北大街、文化路、海阳路等几条又窄又短的道路,在居民心中,“城市”的概念更小一些,简而言之就是“文化路一带”。
40年弹指间,对于拥有17条主要道路和27条次干道的海港区而言,如今的文化路已经不再是城市“中心线”,或者说,文化路及其周边早已无法满足海港区日益扩大的城市规模。2018年,海港区规划了“一轴、双城、两翼、五组团”的城市空间布局,将民族路作为“城市轴心”继续向北延伸,与秦青公路连接,打造成贯通南北的城市主动脉;统筹发展老城区和北部新城;以金梦海湾片区、西港新城片区、东山片区为依托的沿海翼和以驻操营、石门寨长城沿线资源为依托的长城翼帮助海港区振翅高飞;大北部工业组团、东部物流组团、北部大旅游组团、自由贸易港区组团、西部城市新中心组团使城市规划布局更加科学,从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,挖掘未来发展内生动力。
环长城旅游公路
在城市不断扩展的同时,海港区不断提高城市建管水平,完善基础设施;加快道路建设,拉伸城市骨架;深入推进“网格化管理”;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;大力整治“双违”,改造老旧小区。2017年秦皇岛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殊荣,海港区获得省级文明城区荣誉。2018年海港区还在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、全国绿化模范区和国家卫生城市工作。
河北大街夜景 周雪峰摄
40年后的海港区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站在崭新的发展起点上,继续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,努力成为建设“沿海强市、美丽港城和国际化城市”的主力军,成为贯彻落实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排头兵。
历史的“见证者”说起文化路,不得不提文化路地道桥。从前的海港区被京山铁路分隔为南北两部分,人们称之为“道南”“道北”。文化路立交桥是贯通南北的重要枢纽。也正因如此,这座桥自1973年8月1日建成通车以来,默默见证了海港区的经济发展。
今日文化路
1985年,海港区只有工业企业74个,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4个,集体所有制企业70个,均为小型企业;工业总产值5246万元,税金333万元。当时秦皇岛两大企业耀华玻璃厂和港务局都在“道南”,很多居民住在“道北”,想进“大企业”上班就只能走文化路地道桥或者人行天桥穿过铁道。而如今,截至2017年底,海港区共有在库规模企业506家,规模工业总产值289.9亿元,规模工业增加值63.2亿元;全年引进内资54.7亿元,实际利用外资2.89亿美元,外资增速位列全市第一。
由于铁路两侧人员来往密集,于是在当时的铁路人行天桥和文化路地道桥附近,天桥市场、天桥剧场、雨来散等“老秦皇岛人”熟悉的地名和低矮破旧的平房形成了海港区早期的“商业圈”。这里如今已经是占地面积15.36万平方米、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商业区,与劝业场、茂业百货、乐购、新天地购物广场等一起,组成了海港区最繁华的商业地段。
雨来散老胡同
太阳城商业区
如今飞驰在文化路地道桥上方的,不仅是以前的货运火车,还有秦皇岛人熟知的“最浪漫铁路”——山海旅游观光火车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,海港区正逐步调整产业结构,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。2017年,海港区通过大力推进全域旅游,优化土地供给,优化投资结构,促进资源整合,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等措施,使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94.3亿元,第三产业作为全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,拉动GDP增长6.6个百分点,对GDP增速的贡献率为90.6%。经济的增长直接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。1985年,海港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31元,到2017年,城镇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217元、17848元。
40年后,海港区正在实施“开放引领、港城融合、产业强区、创新驱动”发展战略和“一中心三基地”的产业定位,继续沿着改革开放之路走向更美好的未来。
路旁的“旧相识”1978年,坐落于海港区文化北路49号的秦皇岛工业技术玻璃厂中学更名为秦皇岛市第一中学;创办于1974年的秦皇岛市第七中学位于海港区文化北路290号;此外,还有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等一批“旧相识”汇聚于此。如今,居民求学求医已经不需要挤在文化路了,因为改革开放的红利早已惠及海港区的民生领域。
秦皇岛市第一中学旧址
2017年,全省首家紧密型医联体“海港医疗集团”挂牌成立,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;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,海港医院和1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。
2018年,海港区11所新学校正在建设中,为解决学校数量增加后的教育均衡等问题,海港区出台了《海港区教育资源整合及集团化办学工作实施方案》,成立第七中学集团、第十六中学集团、青云里小学集团、启航幼教集团四大教育集团,形成了以名校为龙头,辐射带动若干新建校、薄弱校、民办校等成员学校协同发展的新模式。
据统计,2017年海港区民生支出完成27.7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83.7%。城镇新增就业1.3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2.31%;杨道庄等保障性住房项目基本建成;实施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,对口帮扶青龙县双山子等3个村,涉及贫困户640余户2000余人;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、美丽乡村幸福院40家;新增大秦左岸等4个社区居委会,在水一方等3个社区荣获“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”荣誉称号;成功打造33条餐饮示范街,高标准完成3个市场食用农产品“双提升”工作;“北三镇”全民健身中心分中心建成投用;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,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6.7%;安全生产、食品安全、森林防火常抓不懈,年初承诺的13件为民实事全部兑现。
金梦海湾
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性节点,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性转折,海港区将有新气象、新作为,勤劳勇敢的海港人将书写新的传奇,那条文化路也将继续默默地见证新的奇迹,迎来新的辉煌!
来源:今日海港区
编辑:周静
责编:王勍 李蔷
终审:马力 张晓阳